黑膠之倉(3):細節時光機

photo: lutin

為了展示這組音響配上黑膠的強大戰力,Danny再度鑽到數百個木箱裡,東翻西找一陣之後,拿出由Simon and Garfunkel於1982年在中央公園演唱的現場版,播放最後一首曲目《The Sounds of Silence》。

這首英文老歌並不陌生,我以前在高中時期有聽過。但Danny要我們聽的不是弦律,而是觀眾。「觀眾」有什麼好聽的?正在納悶時,前奏的吉他聲一催下去,如潮水般的掌聲、尖叫聲與口哨聲,從左而右、從前至後,瞬間把我的耳膜淹沒;此時在灰撲撲的地毯上升起了Simon與Garfunkel的背影,我彷彿坐在後臺,望向前方好遠好遠的群眾,隨著S&G吟唱的那一刻,我乘著時光機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現場,與幾萬名觀眾一起呼吸。

為什麼黑膠具有現實扭曲力場的威力,足以把人帶回現場?話說回來,當今的科技那麼發達,難道無法超越黑膠技術嗎?Danny順手又放了一曲1963年由Peter、Paul and Mary演唱的福音歌曲《All My Trials》,嘆息著說了一個關鍵字「真空管」。

「當時的人類啊,對於聲音的追求比現在認真許多,因此願意用那麼麻煩的真空管技術,以類比的方式,老老實實地一刀一刀把聲音刻在黑膠裡。認真,就不會怕麻煩,也只有麻煩,才能衍生出動人的細節。」

接著他又鑽到木箱群裡,拿出一張日本製作的唱片《Asian Root》;這張專輯裡出現的所有器樂,皆由竹子製成的。以這首《Japanese Roots》為例,Danny要我們聆聽黑膠能重現的細致度,從舞台的六個方位,加上空間高度的縱軸,配上器樂發出的疏密、輕重以及發聲暫停時的餘韻繚繞,再再考驗聽者是否有能耐承接這些變幻莫測的豐富細節。

要用怎樣的呼吸,才能接收這些縹緲在空中、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細節?要用怎樣的頻率,才能回到1998年的現場,與舞臺上的音樂家們共感這一刻?阿儒說聽演奏會時,他都會閉上眼,不去看音樂家怎麼拉弓、按弦和敲擊。那些動作與技巧,都不是他所關注的細節。他會與現場老經驗的樂迷一樣,輕輕閉上眼睛,用最安靜的心,跟著音樂家一起換氣,跟著他們的心流一齊起伏、一起等待下一秒即將迸出的聲響。

眼睛是閉上的,打開感官才能承接細節;而音樂又豈止在器樂裡?Danny順勢放了陳建年的《海洋專輯》,序曲背景裡陣陣的海潮聲、幽幽的竹管、吉他與遠方的呼喚,層層疊疊地把太平洋的溫柔送到耳朵裡。

會不會八十年前的阿根廷深擁抱的探戈,也需要用這樣安靜的心,在音樂裡品味對方的靈魂,才能感受舞伴傳來細細的溫柔?

品味人性,畢竟「人」才是最多變難懂的。Danny在黑膠初體驗的最後,秀出一張音響發燒友一致公認的頂級黑膠,那就是在1958年由Bob及Ray所錄製的廣播劇《Throw A Stereo Spectacular》。

眼前的海洋,瞬間換場為下著雷雨的暗夜,兩位乘著馬車的紳士,在右前方的音響討論著是否該打擾路途上偶遇的莊園城堡;這時管家在中後方拉開厚重的大門,用低沈的聲音邀請他們進門⋯⋯

六十年前的聲音表情裡,透過黑膠重現出每個角色的個性,配上懸疑的天氣場景,坐在沙發前的我們,用耳朵代替了眼睛,體驗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──用豐沛的想像力,在大腦裡繪製出一張張電影的畫格。

是啊,想像力才是當代藝術裡最豐盛的感官饗宴。思緒跌宕在樂音築起的迷宮裡,我的眼前不再是一張張的黑膠,而是跑馬燈般地輪轉,歌詠如斯的歲月⋯⋯


────
特別致謝
好感音樂──Danny
✔徠卡專家──鄭阿儒
✔寫作指導──Vista Cheng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