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訪韓國探戈

photo: lutin


2018年初去韓國首爾時,當地一位女士跟我說:十多年前台灣引領亞洲區的探戈潮流,那時是以open embrace蔚為風行;韓國人都向我們學習。可是這些年來,風氣開始轉變,韓國(特別是江北)開始越來越多人學習close embrace; 學習指標不再以台灣為依歸。如果到了首爾的探戈聖地Onada,也一定是close embrace為主,是那種正面貼/胸貼胸的style。

當地的close embrace 雖然與所謂milonguero style有些差別,但至少整個社群的「人數」及「技術水平」是超越台灣許多的。在台灣(以及世界各地)常常苦於男少女多的女性舞者們,若是到了韓國,特別是在一些相對開放友善的舞裡,即使人生地不熟,只要舞技有達到門檻,肯定會受到「沒時間休息一直被卡」的幸福招待。此外,還聽說韓國女舞者們,對於共舞的對象非常精挑細選,這會使得當地的男士們各個卯足了勁兒,死命鑽研各項技術,才能免於坐板凳的份兒。

韓國人口是我們的2.5倍,也許不能直接拿來作比較;或許他們國家比我們更國際化,所以外來的刺激與交流比我們豐富;又或者他們民族性使他們作什麼事都超認真(連salsa也是韓國人亞洲最強);因此直接比較,對生性良善不與人爭的我們,會有點不公平。

但至少這種舞風的轉變,還是值得思考些什麼。

Close embrace是一種世界共通的探戈身體語言,因為人體結構大致相同,來自五湖四海的任何兩個陌生人胸腔貼實了,即興運作起來,不需要事先套招,就能作出相對應的動作;而動作的細緻度,端看你偵測(女生)或發出(男生)訊號的精準度。很奇妙的是,兩個人之間,精準度的問題,似乎只有其中一個人——那位比較精準的人——才能感受到。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當年源起的阿根廷,強調手把手的學習方式:還不精準的人,必需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,直接向精準的人一對一的學習,有如在調校樂器的音高那般。

招式可以有很多變化,但音準只有一種答案,兩把音準相同的樂器,才能發出共鳴聲。

大家一起共勉之。




────

文/攝影:Lutin

戒指:Belgium Diamond House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